執行成果
EXECUTION RESULTS
規劃組
Planning Division

國有林攜帶式現場即時監測設備研發與應用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5.02.07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經技術研發、可行性評估與軟硬體整合後,完成攜帶式衛星監測設備研發製作。其利用太陽能電力系統提供自主電力,結合衛星傳輸技術,整合研發模組化之攜帶式衛星監測設備,具備之睡眠節電與可程式化功能達到間歇式監測,透過衛星通訊傳輸現場時資訊,將監測資訊介接顯示於「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
了解更多
河床變遷與輸砂觀測量化研究
防災研究中心、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
2025.02.07本中心經與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合作於106年引進日本水聲計,於高雄市甲仙區油礦溪以及滴水坑溪各建置一處土砂監測示範站,累積長期水文泥砂觀測資料,以土砂撞擊次數間接量測河道底床載輸砂量,觀測子集水區或重要土砂節點之土砂流出量,標準化土砂收支管理模式,作為推動集水區土砂流出量管理之參考。
了解更多
水庫集水區入庫水砂觀測與運移特性分析
防災研究中心、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
2025.02.07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推動曾文水庫入庫水砂觀測與土砂運移特性研究計畫,調查曾文水庫的水砂運移情況,建立監測基礎,透過遙測技術與數值模擬分析水砂運移趨勢,確立觀測方法。隨後,進一步研究坡面沖蝕、崩塌、河道輸砂及事件前後的水砂變遷,並運用空載光達(LiDAR)與無人機技術模擬土砂運移,評估減砂入庫策略,並透過模擬分析土砂運移特性,促進水庫集水區永續發展。
了解更多
大規模崩塌防災應變協力推動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5.02.07配合行政院民國105年核定「氣候變遷下大規模崩塌防減災計畫」,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協同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執行水土保持調適策略之策略一「強化大規模崩塌危機應變能力」與策略二「建立大規模土砂災害區智慧防災體系」,預計於民國115年底第二期結束時,林業保育署將達成12處高風險大規模崩塌發布警訊工作,本中心配合協助推動相關大規模崩塌防災與監測作業。
了解更多水土林複合型土砂災害緊急應變聯合演練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5.02.07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自103年以來,與水利署、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等機關已多次辦理堰塞湖聯合演練,重點係參考過去堰塞湖災害處理實際經驗,結合相關手冊與標準作業程序之應用,加強整合媒體資訊公開,強化跟民眾切身相關的資訊,並充分視情況應用新型科技做為防救災使用,確實掌握作業重點,才能迅速地並有效地辦理相關緊急應變措施,並提供民眾正確且快速之應變資訊。
了解更多
大規模崩塌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及長期水土保持計畫擬定
防災研究中心、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南分署
2025.02.07本計畫針對屏東縣-霧臺鄉-D038 (佳暮)、屏東縣-霧臺鄉-T001 (大武)、屏東縣-霧臺鄉-T002 (阿禮)及屏東縣-來義鄉-T001 (來義)等四區大規模崩塌潛勢區,辦理環境基本資料蒐集、現地勘查、水土保持需要性分析、水土保持整體規劃配置、分期分區處理計畫等作業,以完成四區劃定計畫及長期水土保持計畫研擬。
了解更多
國有林子集水區調查、土砂課題分析與建檔(冊)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
2025.02.07近年配合國土保育防災業務,逐年滾動轄管子集水區之監測與調查、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土砂災害風險管理,為求掌握國有林地崩塌資訊,並提升減災能力。透過環境資料蒐集與彙整、遙測影像判釋、保全對象評估、無人載具現地調查等方法,綜合評估子集水區土砂災害課題,及其災害治理與管理需求。
了解更多
特定水土保持區長期水土保持計畫通盤檢討
防災研究中心、花蓮縣政府
2025.02.07依據「水土保持法」及「特定水土保持區劃定與廢止準則」之規定,主管機關依據不同的災害類型與管理需求劃設特定水土保持區,透過法定程序完成公告作業,依法限制任何開發行為,避免人為開發造成災害潛勢與災害損失擴大。依法完成特定水土保持區之公告後,管理機關應擬具長期水土保持計畫,而且每5年應通盤檢討一次,以持續追蹤治理成效,並得視實際需要適時調整或變更計畫內容。
了解更多
林業保育署國有林防災應變系統建置與精進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
2024.05.10國有林防災應變及堰塞湖監測系統於民國106年重新建置,以提供汛期防災人員彙整防汛資訊內容及災害情報之平台,並對國有林發生之堰塞湖或重大土砂災害進行管控與監測管理工作,隨後平台逐年辦理維護與更新相關工作,已逐漸改善林業及自然保育署防災應變災中流程,朝向無紙化、系統化的方向運作。且因應大規模崩塌黃紅警戒發布,已於系統介接大規模崩塌監測或雨量警戒相關資料,初步建立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專屬大規模崩塌應變儀表板,可協助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掌握大規模崩塌即時狀況,整合過去災害之防災應變相關工作。
了解更多
國有林地大規模崩塌及土砂災害潛勢調查研究
防災研究中心、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
2025.02.07近年極端降雨事件造成大面積崩塌形成多處高風險致災潛勢區,旗山溪與荖濃溪轄屬國有林地,除了民國113年凱米颱風造成多處崩塌與大量土石流出之災害為近期最主要的處理目標,多處大規模崩塌對轄區內保全對象及國土保安造成重大影響與危害,考量邊坡崩塌(地滑)、河道束縮及堰塞湖致災特性,透過即時監測水位、監控邊坡及河道現況,持續追蹤上游土砂變遷與往下游運移情形,滾動檢討保全對象之災害潛勢。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