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8年莫拉克颱風為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屏東分署轄區國有林地,帶來長延時、高強度、大範圍降雨,使屏東分署轄內國有林地多處大規模崩塌,災害迄今已達10年以上,崩塌土砂部分仍堆置於河道,又於近年極端降雨事件造成大面積崩塌形成多處高風險致災潛勢區,故有持續監測堰塞湖鄰近區域及重點土砂災害潛勢區土砂變遷之必要,以掌握可能衍生之致災潛勢,而預先進行對策擬定及防災作為。
針對屏東分署轄區追蹤之大規模崩塌潛勢區,利用GNSS監測、地表傾斜計、UAV空拍、多元遙測影像分析等方法,有效監控邊坡、河道現況,以及崩塌潛勢區之活動性。透過多年期計畫之分析及精進,提供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防災應變對策參考、土砂災害治理與復育措施、工程改善建議與成效評估、防災整備與應變強化、大規模崩塌預警機制等相關資訊,期以減輕災害之影響。
綜合觀測與分析成果,針對較高危險區域進行地表位移監測,釐清其移動性與活動性,以利掌握潛勢區崩塌移動前兆,其中高雄市甲仙區-D044、高雄市甲仙區D047、高雄市六龜區-D015等3處崩塌潛勢區,已經農業部於民國112年公告大規模崩塌警戒場址並執行即時監測發布警訊,為屏東分署列管之潛勢區,已強化其防災整備與應變基礎,並完成警戒發布前之災害潛勢資料公開等前置作業,於應變開設期間輪值提供潛勢區監測資料,於達到警戒值或警戒解除時通報相關單位,作為後續警戒發布/解除情資研判之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