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成果

EXECUTION RESULTS

水庫集水區入庫水砂觀測與運移特性分析

2025.02.07

防災研究中心、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

曾文水庫為台灣庫容最大的水庫,兼具灌溉、給水、發電、防洪及觀光等功能。隨著時間推移,自然風作作用會造成水庫土砂淤積,使水庫容量減少,因此為達成水庫功能維持與集水區資源永續使用,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分署長期推動土砂監測與調查計畫,透過水砂運移觀測、衛星影像判釋、空載光達(LiDAR)調查、數值模式模擬及保育策略滾動檢討,掌握集水區內泥砂生產與運移變遷,累積長期監測資料,以提供水庫保育治理、防洪防淤與減砂入庫策略的科學依據。

研究以水砂觀測為基礎,透過衛星影像與數值模式推估土砂運移趨勢,評估集水區內不安定土砂材料的分布與移動情形,並確立有效的觀測方法。隨後,進一步研究土砂運移機制,評估坡面沖蝕、崩塌與河道輸砂,特別是豪雨、颱風等事件前後,分析曾文水庫集水區內泥砂的生產與運移特性,並執行水文站維護與系統更新、環境調查、監測數據分析、數值模擬及保育治理策略滾動檢討。近期則聚焦於精細監測與應變管理,持續維護重點集水區流域之水文站,並運用空載光達(LiDAR)與無人機測繪技術,模擬土砂運移與熱區變遷,並透過數值分析,評估未來熱點與減砂策略,包括支流囚砂區建置、生態復育及防砂壩功能強化,並擴展監測技術。

綜合歷年計畫,曾文水庫集水區監測工作逐步從基礎調查,拓展至精細監測與應變管理,透過多方面的遙測技術與數值模擬,提升土砂運移變遷的分析能力,並應用監測成果推動水庫保育治理,制定減砂入庫策略,確保曾文水庫集水區的永續發展與水庫功能維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