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本計畫的專業協助,在工程面向外,以防災的思維強化對水災的應變防救能力,期間完成水情守視、災害應變、凱米颱風淹水調查、淹水感測器應用、暴潮影響分析等工作。
本計畫除了定期辦理的水災保全計畫、防災應變手冊、防救災業務教育訓練工作、應變輪值模擬演練、天氣資訊蒐集及水情守視等工作外,113年度工作亦協助了凱米颱風、山陀兒颱風等重大颱風災害的應變與調查工作。相關調查成果顯示凱米颱風的劇烈降雨量有超過100年重現期的狀況,超過工程保護標準甚多,相當多區排水位站達警戒或溢堤之狀況,加上颱風暴潮潮位高達1.36公尺,諸多不利之水文條件加在一起,因而在高雄市造成嚴重淹水災害。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事件已跳脫過去幾年短延時強降雨的道路積水課題,而是在中、長延時亦有相當可觀的降雨量,顯示氣候變遷對於水文狀況的影響。
本計畫亦針對淹水感測器效益進行檢討,成果顯示凱米颱風期間大多數淹水感測器皆有觸發警報之狀況,但仍有少數感測器距淹水範圍近卻未觸發警戒,後續可考慮遷站。
另在暴潮災害分析部分,本計畫採用Hydro DEM建置細致化地文性淹水模式,搭配16種水文情境,完成鼓山鹽埕、橋頭梓官等區之暴潮淹水災害潛勢分析。模擬結果顯示各區受暴潮或降雨影響程度的比重不一(如鼓山西子灣一帶較不易受降雨影響,但受暴潮影響甚鉅),因此需投入的暴潮防護對策也必須因地制宜。